本报讯 (张余 记者 吴仕丰)近日,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2024年工业强县(市)培育认定工作的批复》,北票市成功上榜“工业强县(市)”名单,成为全省仅有的5家入选单位之一。这一殊荣,既是北票工业“量质双升”的有力印证,更是我市聚焦县域工业、持续推动扩规提质的生动注脚,彰显出全市工业经济在规模扩张与质效提升协同并进中的强劲发展势能。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压舱石”与“发动机”。近年来,我市锚定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质量三大核心目标,打出一套精准有力的组合拳,为县域工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在总量提升上,我市坚持“存量优化+增量扩张”双轮驱动。一方面,依托工业稳增长专班、县区包联专班等机制,推行“一域一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全力助企扩能增效;另一方面,全程跟踪项目建设全周期,推动在谈项目快落地、在建项目早投产,同时鼓励企业借势工业设备更新、深化合资合作实现转型升级。
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我市以产业集群为抓手,推动“全市统筹+县域特色”协同发展。全市14个产业集群中,5个优势集群持续领跑,6个战略性新兴集群加速崛起,3个培育型集群稳步壮大,现代钢铁冶金、有色金属新材料等产业规上产值占比达69.4%,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高地。北票市则构建起9个产业集群、3个百亿级园区的发展格局,清洁能源、环保装备等产业通过产业链深度整合,释放出强劲的协同发展效应。
在质效提升上,我市深耕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到2024年底,高端化领域,全市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7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1户,其中北票市拥有1户国家级“小巨人”和13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全市累计获得国省相关荣誉14类55户企业109项,位列全省第三,北票市19户企业获荣誉6类,53户完成数字化升级;绿色化发展走在前列,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绿色制造单位43家(居全省第四),国家级机电产品再制造企业1家(为全省唯一),北票市9家企业跻身省级绿色单位,循环经济产业升级步伐持续加快。
工业兴则县域兴,工业强则经济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将立足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聚焦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培育,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布局,持续做优存量、做大增量,推动县域工业再上新台阶,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