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幼儿园,乡镇中心小学(相关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相关股室∶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安吉游戏”推广的决策部署,朝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朝阳市安吉游戏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朝教〔2021〕162 号)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市幼儿园课程改革,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将《北票市安吉游戏推广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北票市教育局
2022年3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北票市安吉游戏推广实施方案
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安吉游戏推广计划的通知》(教基司函〔2020〕56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辽宁省安吉游戏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朝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朝阳市安吉游戏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快推动我市幼儿园教育改革,引领广大教师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放手支持儿童的自主游戏,全面提高保教质量,实现我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五育并举,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深入研究自主游戏,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积极创建寓教于乐的学习环境,将“安吉游戏真精神”和“自主游戏精神”渗透幼儿一日生活中,促进教师、幼儿的共同成长,着力提升全市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实现幼有所育迈向幼有优育的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游戏本真,科学化引领。认真学习“安吉游戏”的精神实质,领悟“真游戏”的思想,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不盲从、不简单复制。
二是坚持试点先行,本土化推进。根据2021年的线下、线上和园本培训,结合园所实际,鼓励试点大胆实践,采取安吉游戏本土化推进策略,挖掘域内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模式,探索适合北票地域、季节特点,特别是适合冬季的幼儿自主游戏路径和策略。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化发展。针对安吉游戏试点园的差异化特点,因地制宜、因园制宜,要在幼儿园现有场地已有器材设备基础上开展研究和实践活动,突出特色、勇于创新,鼓励各幼儿园长远规划,扩大场地、增加设备,加大投入。
(三)工作目标
全面推广“安吉游戏”,树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实现“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让游戏权利回归儿童,引导儿童在自主、自由、自愿的游戏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通过推广“安吉游戏”,建立符合园所教师专业发展特点的研训体系,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积极建设区域内学前教育新生态机制,形成政策力量和课程力量共同驱动的运行机制,助推安吉游戏课程的不断深入,有效克服“小学化”倾向。利用三年时间,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总结推广安吉游戏活动项目经验,整体促进全市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高质量发展。2022年创建实验园3-5个,并逐年有计划地扩大试点园,直至实现安吉游戏活动全覆盖。
二、主要任务
(一)设置科学的游戏化课程体系。通过开展试点,逐级组织学习培训和研究指导,推动全市幼儿园学习安吉游戏课程精神,引导广大幼儿教师和家长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课程观。调整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安排,确保幼儿有充分的自由、自主游戏时间。通过观察、记录、反思、研训、审议等方式,以适宜性和有效性为目的,逐步形成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全面涵盖幼儿发展领域的幼儿园游戏化课程体系。
(二)创造适宜的幼儿游戏环境。因地因园制宜设置多种游戏活动区域,创设开放的、富有挑战性和游戏性的室内外游戏环境。教师要成为幼儿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权利的赋予者、游戏行为的观察者、游戏安全的守护者。幼儿自主确定游戏内容、自主寻找伙伴、自主商议决定游戏方式、自主创造游戏玩法,在探索和冒险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和满足, 充分体验真游戏的快乐,锻炼幼儿识别危险和规避危险能力。重新规划幼儿园游戏活动场地,开辟山坡、树林、沙池、泥地等活动区,用好幼儿园的每个空间。试点园作为第一批重点打造游戏环境的幼儿园,第二批、第三批逐步覆盖到全市所有幼儿园。
(三)培训专业的幼儿师资队伍。组织开展骨干教师、科学保教园所评选等活动,有梯度、有计划地培养骨干教师队伍,指导幼儿园开展保教活动。制订自主培训计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转变教师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让教师最大程度放手,最小程度地介入,相信幼儿、尊重幼儿、理解儿童。
(四)建立家园共育的协同机制。开展家园共育讲座、与家长共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家长观察幼儿游戏、体验游戏、与孩子共同游戏、与孩子共同反思、分享游戏故事等家园共育活动,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观,做保护儿童游戏权利的共同教育者。组织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半日观摩活动等,邀请家长入园体验游戏、表征游戏、解读游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五)构建联动高效的教研制度。组建教师进修学校、学前教育联盟、幼儿园三级联动的教研指导团队,成立幼儿园教研队伍,组建园内园长、中层、班主任、骨干教师四方合力的园级教研队伍。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根据实际需求,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样化教研活动。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学前教育联盟内建立项目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开展好日常研究, 提供业务指导和专项培训,对试点园进行教研指导达到全覆盖。
(六)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估监测体系,通过安吉游戏推广,探索建立以游戏为中心评价幼儿园教育质量机制,完善幼儿园评估标准,把“小学化”作为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和年检、评星晋级的“一票否决”项。着重加强对教育理念、游戏过程、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评估。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研究探索以关注生活、关注游戏、关注教育过程、促进师幼互动、发展幼儿探究、质疑、专注、创造、合作等良好学习品质为导向的游戏质量评估体系。
三、实施步骤和策略
(一)宣传启动 筹备阶段(2022年2月至2021年4月)
1.深入学习,加大宣传力度。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各幼儿园组织全体幼儿园教师学习,为实践推广奠定理论基础。通过家长会、家长工作群等网络平台多种方式宣传,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与认同。
2.项目启动,全面部署工作。2022年4月,召开安吉游戏推广项目启动大会,就“安吉游戏”推广、实施的情况进行详细部署。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构建安吉游戏课程目标价值》等相关内容,组织开展县级培训、园本培训,构建开展安吉游戏的理论支撑。
3.教研先行,建立研究团队。由教师进修学校、学前教育联盟遴选优秀试点园园长、业务副园长(含民办幼儿园),组建安吉游戏项目研究团队;选派各试点园园长(或业务副园长)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组建县级、联盟级、园级教研队伍,推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4.遴选试点,分层制定方案。教师进修学校指导学前教育联盟遴选试点园,各试点园要结合实际,一园一案,制定较为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验园实施方案,逐级进行方案审议和呈报,形成园、联盟、全市的分层实施方案。
(二)实践探索 探索阶段(2022年5月至2022年7月)
1.确立核心,突出幼儿为本。坚持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基于儿童视角,尝试改变游戏环境、调整作息时间、丰富游戏材料等,保证儿童游戏的权利,最大限度放手儿童游戏。转变教师行为,遵循幼儿在前,教师在后,从教师放手孩子入手,创设机会、搭建平台,观察幼儿游戏行为,适时介入。让教师学会观察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提升教师在游戏和生活中观察及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在互动、对话中引发幼儿思考,梳理提升经验。
2.研究差异,挖掘本土资源。研究本土资源的差异,寻找实践契合点,利用本地、本园现有条件和资源,探索安吉游戏本土化的方法和路径。适当改造幼儿园的室内外环境,增添丰富的室内外游戏材料,用低结构材料激活幼儿无限游戏,高结构材料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打破游戏材料的固有功能,打破户内与户外的阻隔,巧用环境中的一切事物,把游戏场地覆盖到幼儿园的所有空间。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因地制宜,自主研发,利用本地本园自然原料为幼儿园装备安全的游戏材料,有利于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游戏。
3.加强培训,促进教师发展。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各联盟园长、业务领导、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再以片域、1+9项目园发挥辐射作用、园本等形式开展培训,最终达到全员培训,开展观察儿童、解读游戏、案例式研究等多种方式研培活动,积累教师专业发展案例,同时做好保育员培训。开展教师游戏观察、案例解读评比等专业能力展示活动。研究团队要深入试点园,与教师形成研究共同体。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以问题和案例等为载体,指导解决问题,培育典型,推动实验研究。
4.建设试点,加强业务指导。统筹域内学前教育专业骨干力量,深入试点园进行业务跟踪、学习指导。各试点园教研队伍要配合指导,在园内常态化开展研培活动,及时总结实践“安吉游戏”教育模式的经验。定期组织域外专家到园指导调研、考核评价。定期听取试点园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及时召开主题研讨交流,适时组织经验成果现场观摩,全面掌握试点园工作推进情况,助推试点工作高质量推进。各试点园每月至少面向家长开放一次半日观摩活动;每年至少在县域内交流分享一次工作经验。
5.定期总结,形成长效机制。每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及时发现问题,积累案例。每学期至少召开二次交流总结会议,梳理经验,阶段性推进工作,每年度要进行工作总结、反思,做好下一阶段计划。
(三)研究带动 推进阶段(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
1.游戏统领,构建课程资源。将游戏精神落实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注重反思,研究教育教学与游戏的关系,以儿童为中心,形成园本课程资源;整理幼儿游戏小故事、方案、教师观察案例等形成课程,为游戏活动提供实践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尝试研究建构特色课程,教育局将遴选优秀课程向上级推荐。
2.个性实践,展示教育成果。进行个性化探索,基于实际,以实践研究为基础,研究解决个性问题。进行个性化实践探索,积累本土经验和实践成果,进行教育成果展示,适时召开全市成果展示交流会。联盟内要建立学期和年度成果总结机制,整理阶段性研究资料,提炼研究成果。
3.角色定位,强化专业引领。引领教师研究幼儿在游戏中的深度学习与能力发展,重塑教师角色定位,促进教师在实践与反思的循环反复中落实游戏精神,指导研究游戏与课程的关系,甄选课程资源。举办试点园教师研培,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案例剖析、分享等,转变教育观,建立全新的师幼关系。
4.典型示范,推广阶段经验。以试点园为主,以点带面,在市域内分层推进,辐射到各级各类幼儿园,推进科学保教。注重梳理总结试点园在实践过程中的亮点,广泛开展研讨,推广成熟典型研究成果,适时将本土“安吉游戏”教育模式通过文本、影像等多种方式分享给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并形成本区域特色予以推介。试点园要建档立卷,及时梳理纪实性材料,做好阶段性验收评估的相关准备。
(四)推广经验 总结阶段(2023年7月至2024年5月)
1.完善档案,开展评估验收。总结反思研究和实践过程,撰写工作总结报告,完善研究档案,做好终期验收评估准备。
2.提升经验,形成一批成果。县级、园所分别形成安吉游戏推广经验和策略。遴选典型,挖掘一批游戏研究案例、教师成长案例、课程案例等资源,形成案例集进行推广。
3.全面总结,推广优秀经验。全面总结安吉游戏实践经验,反思、提炼游戏的独特价值,整理推广实践材料,初步形成富有北票特色的游戏课程模式。召开全市安吉游戏推广行动计划总结大会,表彰、宣传典型,推广优秀经验和实验成果。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教育局成立“安吉游戏推广”项目工作专班,教师进修学校成立项目研究组,加强域内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加强对试点园的业务指导。成立相应机构,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强对试点园的指导和支持,确保试点工作组织好、实施好。教育局将推进安吉游戏工作纳入相关学校、幼儿园的评估考核。建立安全保障制度,探索第三方保险制度,对幼儿园安全给予相应保障。
(二)强化经费保障。各幼儿园(学校)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幼儿园游戏环境改善,补充安吉游戏所必须的高效益、低结构、可移动、可组合游戏材料,支持幼儿游戏和主动探究,有计划地投入资金建设幼儿园。设立幼儿园安吉游戏实践专项经费,用于办园条件改善、游戏环境创设、保教设施配备、培训指导等方面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各幼儿园每年度直接投入不少于生均公用经费的70%,确保安吉游戏推广计划有序顺利开展。
(三)强化宣传引导。各幼儿园要创新方式方法,加大宣传力度,借助各类媒体,通过生动多样的方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安吉游戏的理念,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深入挖掘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优秀经验、典型案例等,通过电视、报纸、杂志、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专题报道、推广交流。树立科学导向,引导家长自觉抵制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支持和参与幼儿园教育改革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附件1:
“安吉游戏推广”项目工作专班
组 长: 陈若飞
副组长:王洪军 于占祥
成 员:张伟 张丽红 李浩飞 马艳 刘桂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