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产生46亿年以来,发生的动植物故事,大多已永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发展到今天?人们很难确知,只能通过那些保留下来的化石,来捉捕一点点生命曾经辉煌的痕迹。正是北票出土的古果化石和带羽毛的兽脚类恐龙化石、古鸟化石,为今天的人们研究被子植物和鸟类的起源与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为此,在第五届世界古鸟类大会上,北票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只鸟起飞的地方,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
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北票与亚洲东部区一样,经历了多次陆壳抬升与沉降、大海的进退、岩浆的侵入与喷发,这些地质变化都被现在我们的看到的岩层与岩性、岩石结构与构造,以及赋存其中的古生物化石记录下来。那是在中生代后期(距今一亿年前后)当地球上广大区域还是海水茫茫的时候,北票所在的亚洲东部区,已抬升为陆地,并被广阔的淡水水域覆盖。气候由干旱半干旱转向湿润,裸子植物、藻类植物大量繁衍,这时高等的显花植物——被子植物也开始出现,并迅速蔓延。也就在此时,由于地壳运动加剧,导致区域构造运动频繁并伴有岩浆活动,长时间间歇式的火山喷发,大量的火山灰遮天蔽日,各种有毒气体弥漫空间,造成局部气候和环境恶化,令不同生活方式的生物相继死亡,并有很多生物被迅速掩埋。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保存非常精美的各类化石。
北票煤田位于阴山——天山隆起带南侧及塔里木——华北坳陷带的北缘,属下侏罗系煤田。
在震旦纪晚期地盘逐渐上升,海水消退形成陆台。石炭纪地质时期,蕨类植物大发展,形成沼泽森林,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也逐渐出现,成为主要的成煤植物。7000万年前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剧烈的造山运动和频繁的火山喷发,造就了我们脚下这片山川丘陵,大量的原始森林沉积于大地深处,从而演化为现今的北票煤田。
北票煤田东起扎兰营子,西至兴隆沟,南始岳家沟,北到五间房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