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更新日期:2023-01-04 信息来源:北票市财政局   游览:

关于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2年12月19日在北票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廖春涛

各位代表: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收入完成情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01,0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收978万元,增长1%,按可比口径完成110,100万元,增长6.3%。其中:税收收入预计完成79,000万元,同比增收7,063万元,增长9.8%;非税收入预计完成22,000万元,同比减收6,085万元,下降21.7%。

2.支出完成情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480,000万元,增长9%。

3.收支平衡情况。2022年,预计收入总计682,72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76,307万元,上年结余收入94,556万元,调入资金43,21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67,6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2万元。预计支出总计682,72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0,000万元,上解支出40,519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53,935万元, 年终结余108,271万元。年末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5,17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91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0,752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0,000万元,收入合计59,84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计完成29,158万元,上解支出1,309万元,调出资金9,159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0,218万元,支出合计59,844万元。年末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2022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67,602万元,完成全年预算的92.6%。按险种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50,464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7,138万元。

2022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预计完成65,764万元,完成全年预算的96.1%。按险种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51,60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4,161万元。

2022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当年收支结余1,838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5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9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201万元,收入合计2,74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计完成240万元,调出资金2,500万元,支出合计2,740万元。年末收支平衡。

(五)政府债务总体情况

1.政府债务收支情况

2022年上级核定我市政府债务限额为50.34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38.34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2亿元。2022年发行政府债券3.3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3亿元,专项债券2亿元。2022年偿还债券本金5.59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偿还5.56亿元);全年预计偿还政府债券利息1.7亿元。预计到年底,全市政府债务余额为48.56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37.81亿元,专项债务余额10.75亿元。债务余额在控制限额内。

2.使用政府债券资金实施的重大建设项目情况

2022年,通过争取政府债券实施重大建设项目三项,涉及资金总额为3.3亿元。其中:北票市生态矿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一般债券项目,争取到位资金1.3亿元;北票市中心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建设专项债券项目,争取到位资金1亿元;北票市 2018 年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项目,争取到位资金1亿元。

二、2022年财政工作情况

2022年,是财政工作极不寻常、异常艰难的一年。一年来,受新冠疫情多点散发频发、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到达高峰等减收增支因素影响,财政形势异常严峻,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扬斗争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全面贯彻落实稳中求进的积极财政政策,全力组织财政收入,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一)加快产业升级,大力培育优势财源

一是完善园区功能。投入资金24,213万元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现“六化”目标。二是坚持“项目为王”。支持“高质量项目建设年”行动,支出资金685万元,用于招商引资,确保高登赛锂电池电芯等项目顺利推进,中电集团“储能+新能源”等项目签约。三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筹集资金4,300万元,围绕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进“老字号”企业技改扩能 ,支持“原字号”企业延链补链增链,促进“新字号”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宏发公司、宏晟机械、一诺环保、高登赛等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四是扶持新型能源企业发展。投入500万元,支持500千伏川州变、高登赛电池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运行,推进绿色低碳能源基地建设。五是发展“数字经济”。支出1,415万元,支持宏发公司、华兴万达轮胎等15家企业数字化改造,同时,支持农村物流、电子商务建设,加快“数字北票,智造强市”步伐。六是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落实国务院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全力支持助企纾困,全年增值税留抵退税等组合式减税降费32,125万元,切实减轻企业经营成本,提高成本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对小微企业实施政府采购合同5,956万元。筹集资金167万元,建设便民服务站190个,推进“放管服”改革。及时清理、公开收费目录清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二)统筹税费征管,努力做大收入总量

一是构建综合治税格局。加强财政、税务、自然资源、住建及电力等部门信息互通共享,健全部门协作机制,通过以电核税、以数据核税等措施,加强重点项目建设、跨区涉税事项、涉房涉土等税收管理,实现全程闭环监管,财政收入稳中有升。二是推进税收精细化管理。围绕铁矿石、砂石、膨润土等矿产资源、光伏风电储能新能源、建筑房地产、油汽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欠税排查、纳税评估、实地调查等专项整治行动,细化征管措施,确保应收尽收。2022年税收实现79,000万元,同比增长9.8%。三是深挖非税收入潜力。盯住重点费源费基,全力组织收入。规范处置棚改存量房产14处,入库收入1,022万元;公安司法案件罚没涉案房产收入实现5,022万元。四是大力盘活存量资金。及时收回存量资金2,366万元,用于“三保”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五是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和棚改办存量房产组织开展清查梳理,及时处置出租闲置资产,切实提高资产变现效益。六是积极向上争取。紧紧围绕财力性和专项转移支付及中央、省级基建投资、政府债券等,跑部进省、沟通对接,全年争取到位资金45.3亿元,切实缓解资金压力。

(三)优化支出结构,切实提高保障能力

一是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加强库款监测,统筹资金调度, “三保”支出完成216,891万元,未发生支付风险。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公用经费压减222万元,全部用于民生支出。二是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支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积极筹措资金4,177万元,建成朝阳市首个健康驿站,有效应对隔离人员安置问题。投入17,607万元支持高质量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疫苗接种、物资采购等防控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健康安全。三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围绕“乡村建设攻坚年”行动,落实市委“1188”工作部署,深入开展“一拆三清五化一改”行动,投入1,053万元,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完善建管运营长效机制。支出资金4,559万元,维修改造乡村公路350公里,建设村内道路100公里。投入资金490万元,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12个。筹集资金1,500万元,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5个。支出担保贷款贴息1,000万元,完成个人涉农创业贷款放贷1033笔18,942万元,支持番茄、辣椒、大枣、生猪、种子等特色种养业发展,促进种养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坚持开展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工作,针对玉米、大豆等27个补贴项目,发放补贴34,640万元,受益133912人。四是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支出2,065万元用于国土绿化试点、尾水生态深度净化、绿色矿山发展等工程建设,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东官河生态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和黄杖子河治理工程有序实施,积极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五是全面支持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城市品质提升年”行动,支出2,987万元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城区“七横六纵一环”路网改造、排水管网改造、供热管网改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质。投入1,375万元,建设城南山体公园、口袋公园、城乡绿化亮化等工程,靓化城市景观,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名片。筹集1,356万元,支持城乡网络化管理和环卫、城管整合改革,全面提升基层一体化治理水平。六是积极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投入2,513万元用于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特殊教育校舍维修改造及营养改善,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支出1,310万元用于职教中心与北方教育集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项目,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筹集153万元用于台吉万人坑遗址保护、朝阳寺革命发生地文物保护等支出,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投入13,849万元用于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支出,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筹集17,430万元,用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优抚等社会保障支出,做到应保尽保,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七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全面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投入636万元用于打非治违、安全生产、燃气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及矛盾纠纷化解、信访维稳支出,推进“平安北票”建设,切实保障党的二十大期间社会稳定。

(四)深化财政改革,切实提高财政效能

一是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全市30个乡镇全部上线“一体化”系统,实现预算“一体化”管理全覆盖。启用一体化系统单位电子会计账册,实现对全市257家单位会计核算全程监督,全面禁止现金支付及向自己实有账户转账等违规行为,切实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二是推进财政公开改革。扎实落实单位公开主体责任,开展部门单位2021年决算和2022预算公开工作,推动财政工作阳光、规范、公平运行。三是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全市218家执收单位实现电子化开票,全年累计开具电子缴款书48971份,收缴非税收入22,000万元,非税收入收缴全部纳入系统管理。四是推进直达资金监管改革。依托直达资金监控平台,对11.47亿元资金实施全程监控,确保资金拨付及时、投向合规、使用安全。五是推进专项资金规范化管理改革。按照资金管理办法和项目实施方案,逐项梳理资金管理流程,切实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六是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改革。对全市88家国有企业组成、经营及债务情况进行调查梳理,依据主业特点将57家企业委托行业主管部门监管,对近年无实质经营业务的10家企业进行清产合资并予以注销。

(五)加强风险预警,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一是严把投资审核关。加大深入现场测量、核查力度,提高项目预决算审核质量。全年完成财政投资审核项目 431 项,审核投资额158,150万元,审减29,626万元,审减率18.7 %。二是规范采购流程。健全政府采购专业评审制度,依法依规确定采购方式,履行必要专家论证程序,全年监督完成采购项目金额43,395万元,节约资金2,167万元。三是防范债务风险。加强预算执行刚性约束,严控超预算追加,杜绝一切违法违规举借债务行为,遏制新增债务。积极筹措资金偿还到期债务,逐步化解存量债务,全年化解偿还政府债务5.59亿元,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四是健全国有资产协同监管机制。联合市纪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开展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及其他房产情况清查,做到产权清、底数清、在用情况清,严格把控闲置国有资产处置行为,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同时,配合事业单位改革,及时组织开展资产清理、划转工作。五是严肃财经秩序。对全市117家乡镇、街、市直部门单位进行财经纪律专项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非税收入应缴未缴等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开展全市代理记账机构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此外,组织全市283家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检查,严格执行会计管理制度,切实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在全市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财政经济实现了平稳运行。但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个别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不深入,预算绩效目标设定还不够合理,绩效自评还不够准确规范,绩效结果运用还需要加强。二是新的税收增长点尚在培育,疫情防控、民生等重点支出迅猛增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国库库款保障能力较弱。三是全口径政府债务存量大,还本付息到达高峰期,偿还本息压力持续加大。四是乡镇间财力差距较大,市本级财政平衡难度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综合施策,切实加以解决。

三、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安排意见

2023年预算编制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力组织财政收入,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全面提高综合保障能力。预算编制原则:坚持量入为出和收支平衡。工作目标:狠抓税费征管,圆满完成财政预算收入任务;兜牢兜实“三保”底线,防控财政支付风险;深化财政预算改革,提高财政管理“精算、精管、精准、精细”水平。

(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拟安排116,2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79,329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08,271万元,调入资金49,029万元,收入总计452,82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拟安排412,365万元,上解支出40,464万元,支出总计452,829万元。年末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6,6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569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0,218万元,收入总计28,38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24,769万元,调出资金600万元,结转下年3,018万元,支出总计28,387万元。年末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71,344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54,011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7,333万元。

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68,561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54,011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4,550万元。

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当年收支结余为2,783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拟安排7,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9万元,收入总计7,03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拟安排39万元,调出资金7,000万元,支出总计7,039万元。年末收支平衡。

四、全力做好2023年财政工作,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2023年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和多变的世界格局,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将更加突出。同时,我市还面临政策性减收因素增多、债务本息密集到期等叠加压力,2023年我市收支矛盾将更为突出。为此,我们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一个主题、两大融入、三项突破、四方转化、五个转型”安排部署,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夯实财政“四精”管理,补短板、强弱项、固根本、扬优势,全力保障北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盯住转型升级,千方百计推进财源建设

一是发挥园区主阵地作用。支持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严格准入前置管理,杜绝“两高”“六小”项目入驻,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重点扶持高质量项目,切实提高开发区综合创税能力。二是巩固“一产”发展。继续支持辣椒、大枣、菌菇、生猪、肉鸡、肉鸭等特色种养业发展,同时支持宏发食品、超润肉鸭、温氏康宝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三是促进“二产”做强。围绕技改扩能,支持一诺环保、宏晟机械等环保装备产业发展,围绕新能源基地建设,支持高登赛理电池等新型能源项目发展,围绕创新驱动,支持通鑫、强大泵业等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推动“老字号”由硬变软,“原字号”由短拉长,“新字号”由小变大。四是支持“三产”优化。围绕北票市“黑山白水鸟化石”、绿道沿线等景观品牌和煤城文化、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文化优势,支持全域旅游业发展,壮大服务产业。五是强化数字赋能。围绕“数字北票、智造强市”目标,支持5G基站基础设施、园区及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六是优化营商环境。继续贯彻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切实提高企业成本竞争力。

(二)强化收支管理,精准发力提高理财水平

一是加强收入管理。对铁矿、新能源、装备制造、房地产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纳税监管、评估,全面清理欠税,切实堵塞收入漏洞。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对闲置资产资源实施动态监控,确保处置收入及时入库。加大财政资金盘活整合力度,及时收回存量资金。二是兜牢“三保”支出。坚持落实“全链条、全流程、封闭式”预算管理机制,严控“三保”支付风险。三是强化预算约束。严格预算执行,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不得无预算、超预算拨款,不得开展无资金来源项目,不准擅自改变支出用途,确保财政预算刚性。四是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严控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不新建楼堂馆所,不搞形象工程。规范公务卡管理,严控预算单位现金使用。五是积极消化暂付款。在严控增量的同时,认真开展清理消化工作,确保完成清理消化任务。

(三)创新体制机制,坚定不移推进财政改革

一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围绕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本着“制度+技术”的要求,继续整合现有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和债务管理、绩效管理等业务环节,推进横向业务融会贯通,实现上下数据共享,进一步建设“阳光财政”。二是规范预算绩效管理。坚持绩效评价结果导向,对所有财政资金使用流程实施无死角监控,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上年度预算绩效情况将是审核下年度预算重要依据,切实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三是严格项目管理。坚持“先有项目再安排预算”原则,对完成可行性研究论证项目按轻重缓急排序,突出保紧急、保重点,并对实施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流程动态记录。四是强化投资审核。严把财政投资审核入口关,对无资金来源项目不予开展审核,并坚持现场核查程序,严格执行标准定额,努力节省财政资金,切实提高财政投资审核效益。五是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全面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做到应编尽编,推行无预算不采购。强化政府采购计划管理,科学合理确定采购需求,严格执行集中采购规定,切实规范政府采购程序和行为。六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成立国企改革专班,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调整投资监管方式,推动国有企业优化整合,提升国企创税增利能力。

(四)积极向上争取,全力以赴保障民生福祉

一是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城乡冷链物流、数字辽宁、乡村振兴、保障性安居工程等9大支持方向,发挥部门联动优势,提高申报对接精准度,积极争取债券资金。二是抓住省对下财政体制调整契机,超前做好基础数据统计和上报工作,努力争取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同时,围绕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绩效奖补政策,努力争取更多奖补资金。三是围绕我市因矿务局破产移交、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采煤沉陷区治理等自身特点形成的支出缺口,全力争取上级扶持。四是抓住中央支持东北、辽宁振兴发展及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融入省“一圈一带”等机遇,做好产业对接融合,积极争取绿色农业发展、新能源基地建设、数字经济、生态环保等政策支持。五是关注国家政策信息,继续做好财政部隐性债务化解试点县和美丽乡村试点县争取工作。

(五)加强日常监管,持之以恒做好风险防控

一是严格支出监管。发挥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优势,全程监控预算单位资金流,保障支出规范合理,切实防范“三保”支付风险。二是严格债务监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债务规模只减不增。积极筹措资金,按时足额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严控债务风险。三是严格内控监管。加强会计主体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发挥内控机制作用,提高全市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四是严格国有资产监管。建立国有资产定期清查与单位主动报备制度,动态掌握国有资产家底,及时盘活闲置资产,避免国有资产减值和流失。五是严格会计基础管理。运用“互联网+监管”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会计信息质量和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监督检查,规范会计行为,注重会计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市会计基础工作水平。

各位代表,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2023年,我们将继续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各项决议,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真抓实干,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奋力谱写全市财政工作新篇章,推动北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

附件:关于2022年预算执行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公开表)

        2023年部门预算整体绩效目标表和项目绩效目标表